春雨醫(yī)生

登錄 注冊

大腦半球腫瘤

大腦半球是好發(fā)部位,按發(fā)生率從高到低有神經上度組織來源的、腦膜垂體、轉移等。按發(fā)病年齡,兒童大腦半球多見原發(fā)性神經外胚葉、幕上室管膜、星形細胞、胚胎發(fā)商不良性神經外胚葉;青少年多見神經節(jié)膠質、毛細胞性星形細胞、多形性黃色里形細胞、纖維肉等;成人多見星形細。..

大腦半球腫瘤的臨床表現(1)顱內壓增高,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與視乳頭水腫“三主征”.(2)癲癇
(3)大腦半球腫瘤的局灶癥狀1)額葉:額葉損害的癥狀主要為隨意運動、語言表達及精神活動三方面障礙。中央前回為運動區(qū),此區(qū)破壞性病變產生對側肢體癱瘓。運動前區(qū)病變引起精神性運動障礙、運動性失用、少動癥、運動性持續(xù)癥、陣攣性強直與強握、摸索、吸吮反射。主側額下回后部島蓋區(qū)病變產生運動性失語。額眼區(qū)病變產生雙眼凝視障礙,破壞性病灶產生雙眼凝視病灶側,刺激性病灶則出現雙眼同向偏至對側或其他方向。額中回病變破壞額一橋一小腦束,出現對側肢體的共濟失調,但無眼球震顫;雙側病變可出現假性延髓麻痹。位于前額的腫瘤主要影響智能、注意力與判斷力等。額葉內側面后部為旁中央小葉,此處病變產生大小便失禁、感覺障礙及對側下肢癱瘓,以足部為重。額葉底部腫癌可引起病側嗅覺喪失、視神經萎縮和對側視乳頭水腫(foster-kennedy綜合征).額前區(qū)有“靜區(qū)”之稱,此處腫瘤癥狀常不明顯。
2)頂葉:主要引起中樞性感覺障礙。中央后回受刺激引起對側感覺性癲癇。破壞性病灶出現皮質性感覺障礙,表現為皮膚定位覺、皮膚書寫覺、尖圓辨別黨、重量覺、實體覺和兩點辨別覺障礙。深感覺障礙可引起感覺性共濟失調。主側半球受累出現gerstmann綜合征,即手指失認、失算、失寫及左右分辨不能。主側角回病變可產生失讀癥。非主側頂葉病變可出現軀體和空間辨別障礙,如不承認癱瘓肢體屬于自己或認為失去某肢體,不能左在定向等。
3)顥葉:顥葉病變所產生的癥狀較多樣??僧a生顳葉癲癇視幻覺、視野缺損,主側半球者出現感覺性失語。顥葉癲癇主要表現為精神運動性發(fā)作,又稱海馬鉤回發(fā)作。多以幻嗅、幻味為先兆,繼而出現夢境狀態(tài),對陌生環(huán)境有熟悉感(似曾相識征,de ja vu),或對熟悉環(huán)境有陌生感(似不相識征,jamais vu)等。可出現幻視、幻聽、強制思維或恐懼感。部分患者出現精神自動癥,如反復不自主的咀嚼、吞咽、舔舌、外出游逛等,醒后對發(fā)作情況自己毫無所識。主側顳上回受累引起感覺性失語、聽覺失認與失樂歌癥。顳葉深部視放射受影響可出現對側同向偏盲、象限性偏盲等。位于顥葉腹外側腫瘤,因此處亦屆“靜區(qū)”,可無定位癥狀。
4)枕葉:主要表現為視覺障礙。刺激性病灶引起發(fā)作性視野中出現閃光、白點、顏色等視幻覺,或突然發(fā)亮后轉而失明。枕葉視幻覺主要為精神性視覺障礙,出現視物變形,空間失認,靚物增多或重復出現及視覺性體向障礙,此可與顳葉病變產生的視幻覺相鑒別。單側破壞性病變產生對側同向偏盲,象限性偏盲;雙側病變可產生全盲,或水平性上方或下方視野缺損,但光反應存在。皮質性偏盲不累及中央黃斑區(qū),稱黃斑回避。
5)島葉:此處病變主要表現為內臟方面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臨床資料提示為自主神經功能的代表區(qū)。
6)基底節(jié):主要表現為運動減少。表情僵硬,眼瞼退縮,肢體強直震顫,共濟失調,前沖步態(tài)眼球震顫。20%可出現以失神發(fā)作為主的癩癇。25%的病例有癡呆、記憶力減退等。腫瘤如侵及臨近內囊時可有對側的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
7)間腦:主要包括丘腦、底丘腦、下丘腦和三腦室周圍結構。大腦半球腫瘤局灶癥狀少,可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癡呆嗜睡。隨損害部位、范圍的不同可出現各種感覺癥狀,如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部分患者出現丘腦痛,表現為病灶對側彌漫性疼痛,可因各種刺激而陣發(fā)性加劇(de jerine-roussy綜合征).腫瘤累及內囊可引起“三偏”綜合征。下丘腦病變可出現自主神經與內分泌功能障礙,如尿崩癥。發(fā)燒、性功能障礙及睡眠一覺醒異常。
8)胼胝體:大腦半球腫瘤有進行性癡呆失用癥,人格改變,可能與腫瘤侵入額葉有關。胼胝體中部的腫瘤有雙側運動及感覺障礙,下肢重于上肢,與腫瘤向兩旁侵犯運動、感覺度質有關。胼胝體后部腫瘤可壓迫四疊體引起松果體區(qū)腫瘤的癥狀。由于腦導水管容易被堵,腦積水及顱高壓癥狀可較早出現。

大腦半球腫瘤的診斷檢查(1)ct對神經系統(tǒng)腫瘤的定位診斷有重大價值。通過不同的層面,不同的窗位可明確腫瘤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在ct平習中可見:
①大腦半球腫瘤的質地,如囊性變、出血、壞死、鈣化等;
②周圍腦組織水腫的情況;
⑦中線結構移位情況;
④冠狀位ct對鞍區(qū)腫瘤、矢旁及鐮旁腫瘤有價值;
⑤骨窗位ct可見骨質改變情況,通過增強CT檢查,不但可了解腫瘤的血供情況,而且對腦腫瘤的定性有較大價值。
(2)MRI MRI對腦及脊髓的檢查最為理想,能提供清晰的解剖圖像,并能獲取較多的組織切面,如冠狀、矢狀、軸位等。在應用順磁性造影劑gddtpa后,對提高其分辨力及診斷率有幫助。近年來,除了在MRI上獲取t1加權、質子加權、t2加權及增強MRI圖像外,尚有動態(tài)MRI、水抑制MRI成像(flair)、彌散(diffusion)MRI成像、功能MRI、MRI血管顯影(mra與mrv)及質子磁共振光譜(pmrs)等新技術。這樣,通過MRI各種成像技術,結合ct表現,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作出較為明確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而且對指導手術有較大的幫助。大腦半球腫瘤的鑒別診斷1.星形細胞腫瘤(astrocytic tumor)(1)彌漫性星形細胞瘤(diffused astrocytoma)who分級為Ⅱ級,占大腦半球腫瘤的10%~15%,多見于25~45歲成人。生長緩慢,病程較長,平均1.5~3.5年,多數大腦半球腫瘤患者呈緩慢進行性發(fā)展。50%患者癲癇為首發(fā)癥狀。ct常見為邊界欠清、均勻低密度的腦內病灶,不增強。占位效應不明顯,瘤內無出血灶或壞死灶,瘤周無明顯水腫影。部分腫瘤可鈣化、囊變和增強。MRI中腫瘤呈低信號(tlw)和高信號(t2w).MRI可清楚顯示腫瘤浸潤腦組織的程度。本型腫瘤一般不強化,少數有周邊斑點狀輕度強化影,常提示腫瘤有進展。
(2)間變性星形細胞瘤(anapalastic astrocytoma)又稱為惡性星形細胞瘤,大腦半球腫瘤的腫瘤細胞惡性程度在星形細胞瘤與多形性膠母細胞瘤之間。whoⅢ級。腫瘤好發(fā)于中年(35~60歲),男性稍多。病程較短,平均6~24個月。有高顱壓征。多有精神癥狀和局灶神經障礙如肢體無力、言語困難、視力改變及嗜睡。癲癇發(fā)作少見。ct呈低密度或不均一低密度與高密度混雜病灶。占位效應明顯。伴有瘤周水腫,20%有囊變,10%可見鈣化。MRI中腫瘤t1w低信號,t2w高信號,較多形性膠母細胞瘤影像稍均勻,無壞死或出血灶。80%~90%腫瘤有強化,可為環(huán)形、結節(jié)形、不規(guī)則形等,另有部分大腦半球腫瘤強化均勻一致。
(3)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又稱多形性膠母細胞瘤(gbm),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占神經外胚葉來源腫瘤的50%~55%.whoⅣ級。好發(fā)45~65歲,男性多見。病程短(3~6個月占半數).高顱壓征明顯。有局灶性神經障礙。ct表現為低、等混合密度影,可有高密度的出血區(qū),周圍腦組織呈大片低密度水腫。腫瘤與腦組織無明顯邊界。增強后95%的腫瘤呈不均勻強化,常表現為中央低密度的壞死或囊變區(qū),周邊增生血管區(qū)呈不規(guī)則的環(huán)形、島形或螺旋形強化影。MRI中在tlw呈低信號,t2w為高信號的邊界不清的腫瘤影。但在腫瘤細胞增殖旺盛處,tlw為高信號,t2w為低信號。增強后強化表現同ct.核素顯像可示腫瘤細胞增殖處有放射性核素濃集。
(4)膠質肉瘤(gliosarcoma)膠質肉瘤除具有多形性膠母細胞瘤的特征外,尚具肉瘤的特征。whoⅣ級。腫瘤似膠母細胞瘤的病程經過及臨床癥狀。依次好發(fā)于顥、額、頂和枕葉。部分患者有肝、肺等遠處轉移灶。ct與MRI表現為增強明顯的實質性占位影,水腫明顯。由于腫瘤多位于腦表面,常有頸外動脈供血,血供豐富,血管造影常見較深腫瘤染色,與腦膜瘤類似而不易區(qū)分。(5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ilocytic astrccytoma)who Ⅰ級。病程較長。好發(fā)于兒童與青少年。大腦型腫瘤可出現癲癇、顱內壓增高癥狀及局灶癥狀。視路型腫瘤主要表現為視覺障礙??捎邢虑鹉X癥狀。影像學上大腦型毛細胞星形細胞瘤常邊界清楚,多呈囊性,腫瘤壁結節(jié)有時強化。而視路型腫瘤為實質性,增強后強化明顯、均勻。
(6)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whoⅡ級。少見,不足星形細胞腫瘤的1%.多位于大腦半球表面,顳葉最多見。好發(fā)于青年。病程較長,平均6.2~7.6年。約70%有癲癇,其次可有大腦半球局灶癥狀和顱高壓征。ct與MRI均可見位于大腦半球淺表,不規(guī)則的占位影,瘤周水腫明顯。腫瘤在ct與MRI上密度或信號不均,有時可囊變。增強后腫瘤實質部分可強化。
(7)少枝肢質瘤(oligodengroglioma)約占顱內膠質瘤的4%,大多位于大腦半球白質內。whoⅡ級。病程較長,平均4年。成人多見,好發(fā)于38~45歲。首發(fā)癥狀多為癲癇??捎芯衷畎Y狀與高顱壓征。ct中90%的腫瘤內有高密度鈣化區(qū),時常在腫瘤周邊部。非鈣化部分表現為等、低密度影,增強后可強化。MRI上腫瘤t1w為低信號,t2w為高信號,鈣化區(qū)有信號缺失現象,瘤周腦組織水腫不明顯。
(8)神經節(jié)膠質瘤(ganglioglioma)少見,占腦腫瘤的0.4%,起源于未分化細胞,最終分化為成熟的神經元細胞與膠質細胞。whoⅡ級。好發(fā)于兒童與青年。病程較長,平均1.5~4.8年。癲癇多見,正規(guī)抗癲癇藥物治療常不能控制。局灶癥狀不多見。ct表現呈多樣性。大多數為低密度或等密度,少數為高密度。腫瘤邊界清,鈣化或囊變各約1/3.部分可強化。腫瘤對腦組織占位效應不明顯,水腫少見。MRI上t1w旱低信號,t2w呈高信號,邊界清晰的占位影,病灶周圍腦回可有腫脹。
(9)胚胎期發(fā)育不良性神經上皮腫瘤(dysembryoplastie neuroepithelial tumour,dnt)dnt少見,主要見于兒童與青年患者。由于腫瘤由多種神經細胞組成并伴有皮質發(fā)育不良,因此認為dnt為胚胎期發(fā)育不良而形成的腫瘤。dnt病程較長,但常在幼年或年輕時發(fā)病。主要表現為復雜的局灶性癲癇發(fā)作。癲癇常為頑固性而不易控制。在病灶側有時可有顱骨變形。ct上為低密度影,占位效應不明顯,有時可見有鈣化。MRI中t1w呈低信號,t2w呈等或高信號。瘤周無明顯水腫帶。增強后,部分腫瘤有強化。
(10)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primitive neuroeetodermal tumor,pnet)惡性腫瘤,whoⅣ級。好發(fā)于兒童,占兒童腦腫瘤的2.5%,無明顯性別差異。腫瘤位于大腦半球多見。腫瘤在組織學上與髓母細胞瘤基本相同?;純号R床病程較短,以頭痛、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部分有癲癇、視物模糊及同灶癥狀。腫瘤在ct與MRI等影像學上的表現與髓母細胞瘤相似,但瘤周水腫多見。頭顱MRI鉸易發(fā)現腫瘤沿腦脊液播散,近半數患者可出現轉移灶。
(1)神經母細胞瘤(neurobastoma)顱內原發(fā)性神經母細胞瘤非常少見,以兒童患者為主。病程短。以癲癇,神經系統(tǒng)局灶癥狀及顱高壓癥狀為主要表現。多見轉移灶。ct可為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瘤周水腫和瘤內鈣化常見。MRI上tlw為低信號,t2w為高信號。增強后腫瘤強化明顯,部分腫瘤可有囊變。MRI可發(fā)現腫瘤在顱內及脊髓的轉移情況。
(12)腦膠質瘤病(gliomatosis cerebr1.gc)又稱為彌漫性腦膠質瘤病,病變以涉及全腦范圍的間變性星形細胞彌漫性增殖為特征。gc病程短者數周,長者少數可達10~20年。在臨床上無特異件,首發(fā)癥狀以頭痛和癲癇為常見。此外,行為異常、人格改變等可以是本病的早期表現。以后顱高壓癥狀與多部位的局灶癥狀常進行性發(fā)展,出現偏癱、共濟失調、偏身感覺障礙、言語障礙、復視、視物模糊等。MRI上呈腦內彌漫性或多發(fā)性異常信號,受累處灰白質界限模糊。t1w圖像中呈低、等信號。tzw圖像中為彌漫性的高信號,具有診斷價值。
2.腦膜瘤(meningioma)發(fā)生率僅次于膠質瘤,占顱內腫瘤的15%~24%.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中年好發(fā)。女性與男性之比為3:
2.腫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大多數腫瘤長得很大,癥狀卻很輕微。多先有刺激性癥狀(如癲癇),繼為麻痹癥狀(如癱瘓).有顱內壓增高癥狀及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ct表現:
①腫瘤呈圓形或分葉狀或扁平狀,邊界清晰;
②多數病灶密度均勻呈等或偏高密度,少數可不均勻或呈囊性變;
③瘤內鈣化多均勻,但可不規(guī)則;
④局部顱骨可增生或破環(huán);
⑤半數病人在腫瘤附近有不增強的低密度帶或水腫。MRI表現:
①多數病灶t1w等、低信號,t2w等高信號;
②增強后掃描均勻強化。可有腦膜尾征;
③腫瘤與鄰近腦組織之間有一低信號蛛網膜界面;
④t2w顯示瘤周水腫;
⑤清晰顯示腫瘤與血管、血竇關系。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dsa)檢查可見:
①腫瘤主要供血來自頸外動脈系統(tǒng);
②毛細血管期見較成熟的腫瘤染色;
③靜脈期見粗大的引流靜脈包繞腫瘤。
3.血管外皮細胞瘤(hemangiopeticytomas)少見的血管性腫瘤,為最常見的非腦膜上皮來源的間質腫瘤。病程多在1年內,好發(fā)于40~45歲,男性多見。癥狀和體征取決于病灶的部位與體積。ct與MRI上表現可類似于腦膜瘤,兩者不易區(qū)分。但血管外皮細胞瘤血供更豐富、腫瘤無鈣化,瘤內有鈣化者可排除。
4.轉移瘤(metastases)占大腦半球腫瘤的12%~21%.男性以肺癌最常見,女性則以乳癌居多。臨床表現很像腦原發(fā)性腫瘤,但有下列情況者應懷疑為轉移瘤:
①有系統(tǒng)腫瘤史,但少數可無;
②年齡大于40歲,有吸煙史;
③癥狀性癲癇伴有消瘦或迅速發(fā)展的肢體無力。ct可見單發(fā)或多發(fā)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多呈類圓形,體積較小,周圍腦組織水腫明顯。增強后多見邊界清楚的環(huán)形強化,也可為均勻或不均勻強化灶。MRI見轉移灶周圍水腫明顯,t1w為低信號區(qū),t2w為高信號區(qū),有出血或囊變者則信號多變。胸片見腫瘤有助于診斷,但陰性仍不能排除。
5.原發(fā)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占大腦半球腫瘤的0.5%~1.5%.在艾滋病(aids)病人中該比例略高,約1.9%~6%.平均病程2個月。好發(fā)于50~60歲,男性多見。aids病人發(fā)病年齡較輕,平均為35歲。以顱內壓增高和局部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ct平掃呈等或略高密度,強化均勻明顯。MRI中t1w與t2w均為低信號,強化明顯如棉花樣,周圍多伴腦水腫。計算機X線體層照相術(pet)中病灶內呈高代射狀態(tài),以此可與梗死灶、感染灶或脫髓鞘病變鑒別。
6.黑色素細胞病(melanocytic lesions)中樞神經系統(tǒng)黑色素細胞病指起源于軟腦膜黑色素細胞的彌漫性或局限性的良惡性腫瘤。此組腫瘤包括彌漫性黑色素癌病(diffuse melanosis)、黑色素細胞瘤(melanocytoma)和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黑色素細胞瘤占顱內腫瘤的0.06%~0.1%,另兩類腫瘤則更少。臨床上病程短。有顱內亞增高和神經周灶癥狀。常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或瘤內出血。彌饅性黑色素瘤病常見癲癇、精神癥狀,少數無癥狀。在MRI tlw上的高信號提示有黑色素的沉積。彌漫性黑色素瘤病,ct與MRI上可表現為軟腦膜彌漫性增厚與增強;黑色素細胞瘤。MRI tlw等或高信號,t2w呈低信號,病灶均勻增強;惡性黑色素瘤,根據瘤內出血的程度,MRI信號多變。

大腦半球腫瘤的治療概要:大腦半球腫瘤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之一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腫瘤、降低顱內壓、并明確診斷。重要的補充,目前包括常規(guī)放射活療、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及放射性核素內放射治療。腦腫瘤的化學治療必須建立在對腦腫瘤行手術切除的基礎上。對腫瘤綜合治療前后的降低顱內壓、控制癲癇發(fā)怍等治療。大腦半球腫瘤的詳細治療:大腦半球腫瘤的治療1.大腦半球腫瘤的手術治療是大腦半球腫瘤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之一。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腫瘤、降低顱內壓、并明確診斷。凡生長于可以通過手術摘除的部位的腫瘤,均應首先考慮手術治療。對出現意識障礙、腦疝癥狀的病例,大腦半球腫瘤手術應作為緊急措施。手術應盡可能做到腫瘤全切除。腫瘤全切除者預后明顯優(yōu)于部分或次全切除腫瘤者。但腫瘤的切除不應引起嚴重的病殘,或增加術后并發(fā)癥及病死率。對部位深在、或侵及重要神經結構的腫瘤,可采用腫瘤部分切除加減壓術,如去骨瓣減壓術、腦脊液引流術或分流術,以達到緩解顱內壓,并為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其他冶療措施創(chuàng)造條件。腦腫瘤的活檢術也是手術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顱內多發(fā)病灶、位于下丘腦懷疑為生殖細胞腫瘤的尤其適合。活檢可明確診斷,避免盲目手術而引起的嚴重后果,并可為患者制定正確的非手術治療方案。
2.大腦半球腫瘤的放射治療對大腦半球腫瘤的治療是重要的補充,目前包括常規(guī)放射活療、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及放射性核素內放射治療。常規(guī)放療常用直線加速器及60co治療機,對放射性敏感的腫瘤均適用。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冶療目前主要以γ-刀為代表。適用于直徑小于3 cm的腫瘤,效果較肯定。x-刀為另一種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適用于較大直徑的腫瘤,但整體效果不如γ一刀。放射性核素內放射治療適用于囊性顱咽營瘤。侵襲性垂體瘤等顱內腫瘤,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為32p、198au與90y等。對于易在蛛網膜下腔播散的腫瘤,需行全腦-脊髓照射。低級別星形細胞瘤術后放療尚存爭議,目前認為術后ct或MRI證實腫瘤全切除者可暫不行放療。但對證實有術后殘留者則應行放射治療,術后放射治療對提高低級別星形細胞瘤術后殘留患者的生存率有幫助。大腦半球腫瘤術后殘留未行放療者5年生存期僅為19%,而放療者可達到46%.對大腦半球腫瘤術后殘留直徑小于2 cm的腦膜瘤、垂體瘤、神經鞘瘤等,γ-刀治療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放射劑量宜足夠大,一般需達到55~60 gy.但放射治療易出現中樞神繹系統(tǒng)放射性損傷。2歲以內的患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全,應延遲放射治療到3歲以后進行。放療引起的放射性損傷與放射劑量呈正相關,且多數為不可逆病變。因此,對其須強調預防:
①不超量放射;
②避免重復照射;
③足夠的睡眠休息與充足營養(yǎng);
④應用激素及多種維生素。常見的放射性損傷有遲發(fā)性放射性壞死、垂體功能低下、視神經損傷而失明、腦干放射性損傷而出現核性顱神經麻痹、脊髓損傷、放射誘發(fā)的腫瘤及晚期智能減退等。因此,在設計放療方案時,宜權衡利弊,對重要結構做到適當保護。
3.大腦半球腫瘤的化學治療腦腫瘤的化學治療必須建立在對腦腫瘤行手術切除的基礎上。大腦半球腫瘤術后殘余腫瘤越少,化療效果越顯著,因此化療是惡性腦腫瘤手術冶療的必要補充。多種化療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可增強藥物對腫瘤的敏感性,減少耐受性,并降低毒副作用。從而提高療效。在化療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同時,需注意各化療藥物的給藥順序,并且不同化療藥物有不同的給藥方式。常用的化療藥物有以下幾種。
(1)亞硝脲類是一類相對分子質量較小,高度脂溶性的ccns類烷化劑,較易通過血腦屏障,包括雙氯乙基亞硝脲(bcnu),洛莫司汀(ccnu),司莫司汀(meccnu),尼莫司汀(acnu)等。對許多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均有殺傷作用。
(2)甲基芐肼(pcb)呈水溶性,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但其抗腫瘤作用為其代謝后具有烷基化活性的終末產物。經消化道吸收后在血漿中清除較迅速,并易進入血腦屏障。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可在靜脈注射后幾分鐘內達到血漿水平??诜┝繛槊刻?50 mg/m2,連續(xù)服用2周。主要的副作用有惡心、厭食與輕至中度的骨髓抑制。
4.大腦半球腫瘤的對癥治療包括在對腫瘤綜合治療前后的降低顱內壓、控制癲癇發(fā)怍等治療。目前常用的脫水劑有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呋塞米、20%(或25%)的人血清白蛋白等。對腫瘤患者,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中加入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使降壓怍用加強。對于有癲癇發(fā)作的患者應采用抗癇藥物,定期作抗癇藥物的血濃度測定,并留意其副作用。對鞍區(qū)腫瘤有激素水平低下的患者應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可選用潑尼松、甲基潑尼松龍、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等治療。大腦半球腫瘤術后懷疑可能有血管痙攣的患者,宜及早使用擴血管藥物,如尼莫地平。

好評醫(yī)生-大腦半球腫瘤
更多
可咨詢
服務人次 22514 好評率(99.4%)

擅長: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宮頸癌、盆腔腫瘤、胃腸道腫瘤、結直腸癌、賁門癌、胃腸道間質瘤、胃腫瘤、食管腫瘤、呼吸系統(tǒng)腫瘤、肺癌、肺惡性腫瘤、肺結節(jié)、乳房疾病、乳腺癌、肝膽胰脾腫瘤、肝癌、胰腺癌、血液系統(tǒng)腫瘤、淋巴瘤、泌尿生殖腫瘤、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陰莖癌、皮膚腫瘤、皮膚癌、腦瘤、鱗癌、食道癌、腫瘤、癌癥、淋巴癌

可咨詢
服務人次 28228 好評率(100.0%)

擅長:呼吸系統(tǒng)腫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狀腺乳腺腫瘤、甲狀腺癌、婦科腫瘤、宮頸癌、卵巢癌、胃腸道腫瘤、胃潰瘍惡變、腸癌、結腸脂肪瘤、結腸惡性腫瘤、肝膽胰脾腫瘤、膽囊癌、原發(fā)性肝癌、胰腺癌、膽囊良性腫瘤、皮膚腫瘤、黑色素瘤、間皮瘤、食道癌、腫瘤、癌癥、淋巴癌、鱗癌、肺腺癌、小細胞肺癌、血管瘤、肉瘤、放射性腸炎、良性腫瘤、原位癌、結腸腺癌、轉移瘤、上皮內瘤變

可咨詢
服務人次 1279 好評率(91.4%)

擅長:呼吸系統(tǒng)腫瘤、肺癌、肺結節(jié)、肺惡性腫瘤、晚期肺癌、胸部腫瘤、縱隔腫瘤、甲狀腺乳腺腫瘤、甲狀腺癌、甲狀腺瘤、胃腸道腫瘤、食管腫瘤、食管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胸膜腫瘤、胸腺瘤、原發(fā)性縱隔腫瘤、縱隔惡性腫瘤、胸膜間皮瘤、惡性胸膜間皮瘤、轉移性胸膜腫瘤、肺部腫瘤、肺部良性腫瘤、肺鱗癌、肺腺癌、肺癌腦轉移、肺癌骨轉移

可咨詢
服務人次 6551 好評率(99.4%)

擅長: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婦科腫瘤、子宮肌瘤、胃腸道腫瘤、腸癌、乳房疾病、乳腺癌、乳房纖維瘤、呼吸系統(tǒng)腫瘤、肺癌、胸部腫瘤、縱隔腫瘤、肝膽胰脾腫瘤、胰腺癌、原發(fā)性肝癌、腫瘤、癌癥、小細胞肺癌、淋巴癌、血管瘤、食道癌、鱗癌、良性腫瘤、乳腺增生、腺瘤、胃癌、咽喉癌、膠質瘤、皮膚惡性腫瘤

可咨詢
服務人次 1030 好評率(100.0%)

擅長:呼吸系統(tǒng)腫瘤、肺癌、肺結節(jié)、乳房疾病、乳腺癌、婦科腫瘤、宮頸惡性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盆腔腫瘤、卵巢腫瘤、卵巢癌、子宮腫瘤、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前病變、頭頸部腫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腮腺腫瘤、眼眶腫瘤、副鼻竇腫瘤、喉腫瘤、胃腸道腫瘤、胃潰瘍惡變、食管癌、腸癌、淋巴癌、消化道腫瘤、腫瘤、軟組織肉瘤、腹部腫瘤、泌尿系腫瘤

相關問答-大腦半球腫瘤

更多
...訴你長沒長腫瘤
郭紅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
2024-07-24
你好!你這種情況有多久了呢?這這個建議線下就醫(yī)內科沒有什么好辦法建議您咨詢神經外科您沒問問治療方案嗎那就明天問我這邊是內科
馬仰仰 陜西省腫瘤醫(yī)院
2024-04-02

相關文章-大腦半球腫瘤

亚洲国产免费成人av,国产极品嫩白在线观看,国产大胆露出精品视频,国产三级性爱特黄在线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